今年9月5日是我國第七個“中華慈善日”。日前,免費午餐基金公募計劃在我市落地,25所邊遠農村非寄宿制學校6402名師生吃上了兩葷一素一湯的免費午餐。這項暖心活動,既是對“中華慈善日”主題的生動詮釋,也是用愛心澆灌童心的大善之舉。兒童是城市的未來和希望,呵護兒童健康成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,愿每個孩子都被關愛包圍,愿更多愛心義舉在鹽都不斷涌現。
時值開學季,孩子的教育、健康等權益如何得到有效保障格外受到關注。免費午餐項目實施,可謂正當其時。用心用情為孩子們辦實事解難題,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社會的關愛,相信在未來,這些孩子也會將愛心傳遞下去,更好地回報社會。當然,這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引導,如我市廣泛開展的“圓夢工程”“亮眼護瞳工程”“紅色教育工程”“童伴計劃工程”等活動,在匯聚愛心給予有需要的兒童幫助的同時,也在不斷強化立德樹人理念,激勵和引領廣大青少年兒童聽黨話、跟黨走,好好學習、天天向上,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。同時,筆者認為,開展愛心公益活動,要堅決杜絕形式主義與應景姿態,不應將其變成忽冷忽熱、忽強忽弱的“隨機愛心”,更不該出現商業目的的“功利關愛”,不能局限于一時一事,需要做到持之以恒,需要匯聚更多愛心組織及愛心群體的力量,需要政府、學校、家庭、社會形成合力,在全社會推動兒童友好理念更加深入人心,在制度機制、資源配置、資金供給等方面持續做好保障,針對兒童具體情況給予具體幫助,如此才能讓孩子們時時刻刻感受到關懷。
少年強則國強,少年進步則國進步。讓孩子們在新時代更加全面、健康成長,這是全社會的共同課題。我們期待有更多更實的愛心義舉涌現,共同護航下一代。(自貢日報評論員)
編輯:冉華陽
責任編輯:馬莉莎
編審:舒旭暉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