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端穩飯碗,才能幸福滿滿?!边@是最樸素的民生愿望,也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堅強基石。群眾有工作崗位,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和生活保障,才會增強社會歸屬感和安全感。
今年以來,我市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,堅持將穩就業保就業擺在“六穩”“六?!笔孜?,持續加大創業創新支持力度,加大產業項目吸納就業力度,積極推動重點產業發展、重大項目開工建設、以工代賑項目實施。同時,加大靈活就業保障力度,促進就地就近就業,出臺《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意見》,推動平臺經濟等新業態規范健康發展,為穩就業保就業提供了重要保障,保持了就業局勢的總體穩定。
但無需回避,在一些人的感受中,就業壓力依然很大,同時一些企業仍然存在“用工荒”問題。一方面,企業難以找到熟練掌握行業技能、薪資水平相匹配的員工。另一方面,部分就業困難群體無法精確滿足企業用工需求,或不愿從事產業一線工作。筆者認為,“用工荒”與“就業難”看似相悖,實質上是人力資源結構與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。要解決好由此帶來的就業問題,根本要靠發展。
就業道路千萬條,產業發展第一條。壯大產業才能擴大就業,產業興則就業穩,這也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。我市作為一座老工業城市,正在經歷產業結構調整的“陣痛期”,但換個角度看,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新動能也蘊藏著更多的發展機遇,可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。放眼全國,通過一個特色主導產業帶活一方經濟、富裕一方百姓的例子不勝枚舉。因而我們要堅定發展的信心,圍繞“工業強市”“文旅興市”等戰略,積極調整產業結構,在已有產業上做好“繡花功”,在部署產業上下好“先手棋”,在長遠發展上打好“特色牌”。同時,要激發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,確保各項助企紓困政策及時落到實處,幫助更多的市場主體渡過難關,為全社會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。
就業是最大的民生。一個個就業崗位的背后,是一位位渴望通過努力拼搏實現理想的勞動者,是一戶戶渴求安居樂業的家庭,更是一個個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支撐。筆者堅信,通過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,把產業優勢轉化為就業優勢,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必將更加充實飽滿。(鄭皓勻)
編輯:冉華陽
責任編輯:彭彥彰
編審:喻佳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