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日,筆者在沿灘區瓦市鎮高標準農田現場看到,插秧機轟鳴作響,工作人員正操作著機器插秧。
“多虧政府想辦法,從沱江引水,才確保了我們的春耕生產用水?!笨粗逖頇C駛過,一排排秧苗整齊地插進了水田里,瓦市鎮沙溪村5組村民黃信華一臉喜悅,期待今年能有個好收成。 ? ? ? ??

做好春灌供水,是夏糧豐收的基礎保障。
瓦市鎮是傳統的農業大鎮,有耕地4.29萬畝,東瀕沱江、西靠釜溪河。受去年夏季高溫少雨以及今年春旱影響,水利工程蓄水量比往年同期減少40%。面臨持續少雨缺水的嚴峻形勢,瓦市鎮立足臨江實際,主動謀劃爭取,提出了《引入沱江水資源服務沿灘新發展》的建議方案并實施了沱江引水工程,千方百計保春耕用水。
具體而言,就是通過投資500余萬元建設提灌站1座,改電增電3處,新建和串聯管網20公里,新增和調整抽水設備3臺,調試監測8次,建成兩條農業引水生命線并通水,輻射覆蓋農田1.4萬畝。
“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,我們克服一切困難,提前謀劃搶抓工期,短短40天就實現了通水?!蓖呤墟傛傞L姜海燕介紹,一條線通過沙溪村沙玉電排向燕子崖、二郎坳等4個水庫串聯補水,覆蓋衛家村、方灣村、沱灣村;另一條線通過沙溪村隔山電排向古佛塘、天宮凼水庫串聯補水,覆蓋永樂村、新堂村等。

為不誤農時抓栽種,瓦市鎮加強全鎮水庫管理,禁止放水打魚,防止水源流失,保護農田“動脈”。搶檢搶修提灌站14座,嚴防提前抽水灌田,避免了水源損失。緊急引導村民做好田埂保水處理,動員村民翻挖田塊、堵溪截流,動員組織村民清淤維修渠道27.3公里,利用頁巖氣和綿瀘高鐵棄土場復耕,整合各類資金200余萬元,整治田土400余畝,提升整治囤水田4000米,新建山坪塘1口。

同時,積極推廣水稻旱育秧并提供技術指導,在新堂村開展水稻旱育秧示范和高粱集中育苗示范10余畝。動員村民以組為單位,在水源相對較好的田塊進行組合育秧育種,選定水稻集中育秧點35個、高粱集中育秧點14個,集中育秧172.6畝。指導沱江引水覆蓋村做好錯峰抽水,對二級、三級、四級提灌增加的用水成本,因地制宜地給予群眾抽水補貼。
糧穩天下安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,要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。在瓦市鎮糧油農旅綜合園區,田成方、地成塊、路相通、渠相連,農戶們正在移栽高粱、育苗插秧……

近年來,瓦市鎮投資6000萬元,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將完成坡改梯6000畝、格田整理3000畝,同步建設提灌站、渠道、生產道等配套設施,目前,已完工80%,并全面投入使用,完成移栽面積3000余畝?!拔覀兘衲陮@區創建成為市級現代農業園區,力爭2025年打造成為以糧為主、農旅融合的省級園區,為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‘天府糧倉’作出更大貢獻?!苯Q嗾f。

為促進農業提質提效,實現群眾增收致富,瓦市鎮還積極探索并實現“三引入”。一是引入業主發展糧經復合種植、養殖,帶動群眾就業增收。鼓勵業主積極開展稻蝦共作,既能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可持續性發展,又能提升水稻品質落實農業兩減,實現一田種養雙收。對群眾散種散養部分,業主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并回收,保障農戶收益。目前,已推廣稻蝦種養1200畝,每畝收益可達6000元。二是引入并普及訂單農業,減少土地撂荒助農增收。大力發展和完善高粱、榨菜、水稻、大豆訂單農業,2022年,僅新堂村糧油園區訂單農戶單季高粱收入上萬元的就達20余戶,實現土地利用最大化。今年,已簽訂訂單農業6000畝,預計收入達1300萬元。三是引入農機專合社提供社會化服務以提升農業質效。結合高標農田項目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,配套引入沿糧農機專合社,配備收割機、旋耕機等適宜淺丘作業的農機設備20臺,面向群眾提供社會化服務,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和覆蓋率。? (卜一珊 馮妮娜)
編輯:鐘小璐
責任編輯:彭彥彰
編審:喻佳
0